4人团队研发、流水过亿,四年后这款小游戏还是热搜常客
作者 | 可涵(上海)
“看了八百次广告,终于招来了新客人,又是被动物餐厅可爱到的一天!”
打开小红书搜索“动物餐厅”,会发现每天都有许多玩家兴致勃勃地讨论着“客人招募玄学”、“钓鱼小技巧”、“海德薇信件攻略”等话题。
微博上,有不少画手出于喜爱,自发绘制角色头像;动物餐厅超话人数达55.7万,官方微博粉丝数180万,这对于一款小游戏来说是罕见的高人气。
《动物餐厅》最初的研发团队只有4人,2019年上线后,DAU峰值超过500万。2020年累计用户和流水双双破亿。
如今它已推出了四年多,却依然能在留住大批忠实玩家的同时,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玩家,保持社区内的高活跃度和高讨论度。在可爱的画风之外,《动物餐厅》的成功还有诸多因素。
自洽的基础玩法
作为模拟经营类的放置挂机游戏,《动物餐厅》基础玩法很简单。玩家通过“宣传”按钮招揽顾客,顾客用餐后留下小鱼干,小鱼干可以用来购买餐厅设施、解锁新菜谱等,从而提高评价星星和招揽更多顾客。
除了餐厅界面,游戏内还拓展出了多个场景,既丰富可玩性,也形成了一套闭环的货币系统。
小鱼干是游戏中最重要的货币,其收益最高的来源是自助餐厅的累积收入。
想提升自助收入,就要用“盘子”解锁自助菜谱,盘子可以在鱼塘通过招租摊主获得。招租摊主要先获取鱼饵,再放上钓到的鱼来召唤。
钓到的鱼除了可以解锁摊主,还能在外卖场景中用于进货,订单送达后得到“铃铛”奖励。铃铛的主要用处,是购买各个场景的背景皮肤,以及提升花园、鱼塘等场景容纳道具的数量。
每个场景都生产一种货币,或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其它场景,最基础的小鱼干则能够在所有场景中获得。这样一套环环相扣的货币体系,使所有玩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不仅易于玩家上手,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每个场景的利用率。
在社交方面,《动物餐厅》设置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。
大多数小游戏,社交玩法要么局限在好友列表互相赠送福利,只是为了获得一点资源的固定程式;要么就是好友“拼多多砍一刀”式的助力,好友能得到的收益有限,自己也仿佛给对方“添了麻烦”。
但在《动物餐厅》,玩家给好友打工,会得到盘子作为工资,好友的自助餐厅在这期间的小鱼干收益也会上涨,双方都能从社交玩法中得到好处。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外卖:玩家帮好友送外卖,好友完成订单后能得到铃铛,玩家则能提升自己的好评。
巨大的互动需求,导致许多“动物餐厅打工群”应运而生。
玩家将链接发到群里,自助餐厅的三个工位往往很快满员。玩家反而需要好友帮自己预留位置“挣工资”,好友间还会互相“求着给对方打工”。
而且打工、送外卖的语境与现实世界强相关,在提升玩家沉浸感的同时,进一步增强了社交趣味性。
如何用“牵挂”留住用户
大多数小游戏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力玩家,《动物餐厅》则有自己明确的用户画像:30岁以下的女性。这部分玩家更容易被氛围温馨的经营类游戏吸引,也更能理解广告变现的方式。
结合用户与产品的特点,《动物餐厅》围绕关键词“牵挂”,打造了一整套玩法与内容。
从玩法来说,用户首先“牵挂”的是离线收益。在玩家离线的时间里,餐厅小费和自助收入会持续累积,到达上限后需要手动领取,可以重新开始积攒。
还有一部分玩法设置了固定的等待时间。比如花园里种下的花需要间隔几小时回来收取、员工“信使海德薇”飞走后的十几小时内会带回信件、顾客预定的订单需要玩家第二天上线完成等等。
《动物餐厅》的创始人游彬此前总结了这种“牵挂”玩法遵循的四个原则:收益和产品有强关联、覆盖用户大部分离线时间点、设置一个获得最大收益的时限、和用户成长体系结合。
这套离线收益机制十分有效,玩家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,往往频繁进入游戏,许多高活跃玩家每天平均登录10次以上。
从内容来说,《动物餐厅》从人设到故事,都在制造用户与游戏的情感连接,使玩家牵挂这个游戏世界本身。
《动物餐厅》的背景,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,猫咪咕咪和主人女孩小c失散,开了“动物餐厅”一边做大厨、一边寻找小c。
咕咪总是黑脸,但也会带员工一起出去玩,会在派对上喝醉、思念远方的主人。一个性格古怪严厉但内心护短重情的人设立了起来,很快获得了玩家喜爱。
来来往往的顾客和餐厅员工,也有自己的小故事。
例如,餐厅打杂的鸡蛋是被咕咪收留的流浪猫;和咕咪一起被小c收养的老朋友汤姆,是春季限定客人,背后有一对小翅膀。结合咕咪说“他要急着赶路回喵星”来看,汤姆应该是已经在地震中去世了。
动物们的故事除了体现在用餐对话中,还有一个重要来源是花园的信件系统。
信件往往是一条发展的故事线,当玩家见证黄柴犬和白柴犬从相遇到结婚,再一路看着他们的孩子柴犬小宝长大,自然会产生难以割舍的陪伴之情。
游戏里更值得关注的剧情,还有寥寥数语背后融入环保和公益的主题。
比如,只在书上见过南极的企鹅,想点一份像冰山的刨冰;还有被活熊取胆的刀疤熊、被剃掉绒毛上台表演的秃绵羊、从盗猎者手中受伤逃出才能与孩子团聚的穿山甲妈妈……
这些设定用生活化的对话和信件呈现出来,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又不显生硬,对环境和动物保护的关注,也唤起玩家的同理心。
运营助推IP打造
收益与情感两方面的“牵挂”共同打造了《动物餐厅》的高留存。但一款小游戏能维持长久的生命力与高曝光度,甚至发展成能联动线下品牌的IP,离不开良好的运营。
《动物餐厅》最初的收入全部来自微信广告变现。现在游戏内增加了充值入口,许多货币包括广告跳过功能都可以充值获取。
这个变化铺垫已久。据《游益》了解,在最初做《动物餐厅》的产品设计时,团队就考虑过内购模式。
当时由于版号限制,只能做广告变现。后来在海外发行时,尝试了内购模式,结果用户的口碑反馈和数据都不错,之后内购顺理成章地推向了全部版本。
当一些活动设施需要充值才能获取后,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就成为了一个难题。
《动物餐厅》也曾陷入过定价过高的舆论:2022年夏天推出的“奇妙派对”活动,需要充值88元才能获得全部限定设施,引发大批玩家强烈不满。之后官方紧急修改活动机制、增加奖励,并将此后几期的活动价格下调至30元。
对于这种矛盾,《动物餐厅》给出了两方面解法。首先是在广告层面做好利益交换。用户看广告后,可以得到对应奖励,体现游戏内的价值。
在内购方面,则尽可能平衡内购的成本和广告加时间的成本。发行方卓杭科技运营总监李泽阳表示,《动物餐厅》跟传统偏氪金的产品不一样,“后者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头部20%甚至15%的玩家,而《动物餐厅》每个用户的贡献是平均的。”
团队一直非常重视游戏的用户体验,除了不断打磨游戏,尽可能让每个用户的贡献平均外,卓杭目前跟产品方依旧保持每个月一次的深度沟通,市场、运营、客服都会参与,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,把用户的想法和情况反馈给产品团队,避免闭门造车。
除了广告和内购,《动物餐厅》还有两个营收来源,IP衍生品和异业合作。
小游戏能创造深入人心的IP形象,并开出官方周边店,极为难得。自从《动物餐厅》的周边店“大坏鼠集市”推出后,一直深受玩家喜爱。
《动物餐厅》的游戏世界观本身具备丰富情感,用户天然有衍生品需求。大坏鼠集市售卖的,都是一些能在日常生活出现的东西,比如贴纸、杯子。
让许多玩家觉得可惜的是,大坏鼠集市在去年9月宣布闭店。李泽阳表示,这主要是受最近几年市场大环境影响,加上供应链、产品设计、销售,都需要团队投入极大精力,团队希望能把更多精力投入游戏本身。
《动物餐厅》也有其它线下露出。2023年7月,其联动潮玩星球在上海静安大悦城开设了主题餐厅。游戏里熟悉的小动物们装点着门面,装修温馨可爱,店面颜值极高,同时售卖官方周边。
在买量市场拼杀严重的当下,类似的线下餐厅,通过吸引玩家打卡拍照,并在微博、小红书上传播的模式,可以获得相对可观的自然流量。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UGC和官方内容,形成良性的口碑传播。
一个明显的证明是,在官方没有干涉的情况下,玩家曾经十多次助推《动物餐厅》这个tag冲上了微博热搜榜。
这样的线下活动也可以给存量用户信心。当他们发现《动物餐厅》突破了次元壁出现在身边时,会更愿意在游戏里投入感情和精力。
“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UGC撬动产品增量和活跃的生态模式,它很符合《动物餐厅》的调性,所以我们会把这个生态模式一直延续下去。”李泽阳表示。
尽管如此,随着最近几年割草、开箱子等模式被用户熟知,用户对游戏的阈值要求越来越高。
接下来,《动物餐厅》怎么提高内容的丰富度,提高发行组织效率,增强买量和营销能力,提升获客能力,都是其要面临的挑战。
END
©游益 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